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演讲稿 > 公众演讲 > 文章 当前位置: 公众演讲 > 文章

高中生孔子文章演讲稿

时间:2020-04-15    点击: 次    来源:sunbook.org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孔子因材施教

  ——高二(9)欧阳羽欣

  今天我要讲的是《孔子因材施教》中的第三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曰:"无倦。"

  这一则非常短小精炼,此篇目可概括为:子路问孔子从政的道理,孔子告诉他:一个是"先",一个是"劳",再有是"无倦".

  所谓"先",就是一切要为人之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个"先"的观念,即从《论语》这里来的。中国政治哲学解释"先"字,多半用老子的话"外其身而后身存".在为政、处事之中,作为领导者,应当站在他人面前。这是领导者以身作则的体现。只有为人先,才能带动其他人一起行动,使其他人勤劳。因此,"先"是"劳"的前提。

  第二点,"劳之".这个和我们一般的理解不太一样。为政应让百姓安逸享乐,而为何要"劳之"呢?左丘明的《国语》一书中,有一篇《敬姜论劳逸》,叙述鲁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对儿子的一番教训,她说人必须要接受劳苦的磨练:"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人应该在劳苦中磨炼;一个人环境好,什么都安逸,就非常容易堕落。国家、民族也是这样。因此,纵观长远格局,领导者纵容百姓享乐,不如拥有"忧患意识",从自己开始"劳",带动他人勤劳、向上、奋进,而不仅仅安于现状,做到"先之""劳之".

  然而子路还不满足。孔子又说 "无倦",这两个字在文字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不厌倦,不松懈;说人话就是,自己不要"懒得做"."无倦"这一点在我看来其实是最难的。"先之""劳之",可能只是一时之为,而"无倦"则强调的是,要把"先之""劳之"作为习惯,持之以恒。这需要领导者拥有极大的责任心和耐心,但是一旦做到,一定会得到"治之至"的效果。

  可以看出,短短的"先之""劳之""无倦"这三点,却涵盖了身为领导者应当做到的三个重要的原则。而我们的学习、生活之中,也可以与之类比,受益匪浅。

  那么,孔子为什么对子路作这样的答复?这一篇为何放在《孔子因材施教》中,而不列为《孔子论政》?

  这就要说到因材施教:孔子根据不同的问政之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况来提出不同的建议。

  纵观《孔子因材施教》中,有关孔子论政的三篇,分别是齐景公、季康子、子路三人向孔子问政。

  先谈本篇。子路的个性伉直好勇、直爽、有侠气,但是他脾气一来,要么"算了!"或者"干吧!",要么不做,要么就冲动做事。因此,孔子教导子路,从政时,要秉持子路伉直好勇、敢为人先的个性,要"先之",进而"劳之".我想,正是因为子路认为,自己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为人之先,因此他继续发问。而孔子这次提出的是要子路"无倦",不放弃,持之以恒。这一点对于子路而言,有实际的改进意义,因此他不再发问。我们便可以看出,孔子从子路的性格特点出发,先对于其伉直好勇提出从政的原则,然后根据其不足之处,再提出进一步"无倦"的从政原则。

  而对于齐景公、季康子,孔子根据齐景公内宠甚多,政治腐败,君臣父子之道大坏,因而提出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为季康子为诸臣之首,带头欺君,导致鲁国政局混乱,上下弥漫不正之风,而孔子教导他为政者要"正".试想孔子用其中任何一个人的答复去回答其他人的问题,都是解决不了提问者疑惑的,因此,孔子才真正做到了,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性格、处境,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解答方法。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主张因材施教,而这篇《孔子因材施教》便是最好的体现。如此的教学,也不愧被称为"万师之表".而身为如此良师的学生,又怎能不受益匪浅呢?

  其实我非常喜欢子路的个性。他曾经是个粗人,但在孔子面前,敢说、敢做,性格直爽。我觉得他和老师孔子的关系,更像是互相促进的朋友,在孔子困顿,周游列国的时候,子路也一直陪伴着他。而子路,最后惨死在了官权争斗之中,得知子路死讯后,孔子悲痛十分,我想,这样的悲痛,更是失去挚友的一种无奈与哀伤。

  《佝偻承蜩》

  高二(7)班  李芳涵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痀偻承蜩这篇文章,首先我们来看下痀偻承蜩的字面解释:眼睛只盯着蝉的翅膀,其他什么都不看;用来比喻做事专注、全神贯注。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文章大致结构。在这篇文章中,文章语言简洁、脉络清晰,可以根据段落将文章分成三层:在第一段中,作者交代了文章的主要人物及故事的由来;第二段是文章的主体,作者以孔子的一问与老者的一答阐述了承蜩犹掇之道;最后第三段总结全文,点明寓意。

  那么我们具体分析第二段也就是第二层的论证结构。"痀偻"一词勾画了捕蝉老人的特殊形象。开头写道"子巧乎!有道邪?"这是孔子在见识了老人高超的捕蝉技巧后所发出的赞叹,后句询问,由此引出老人的大段阐述。对于孔子的疑问,老人先作一个总的回答:"我有道也。"具体阐述苦练捕蝉本领的全过程。"道"是什么呢?先"累丸ニ",再"累三",最后"累五",而结果是什么呢?由"失者锱铢"到"失者十一"到"犹掇之也".如此反复苦练,终于熟能生巧,百发百中了。以三个分句构成的一组排比体现了技艺逐步提高的三个阶段,生动地说明老人高超的捕蝉技艺是苦练得来的。要想掌握一门技艺,即使像捕蝉这种小技艺,也非得下苦功不可。由此可知,苦练基本功就是承蜩犹掇之"道".但此"道"不仅仅是如此,老人接着说:"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这里连用两个比喻,描述承蜩时身体丝毫不动,以示用心专一。"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三句,先将天地大、万物多与蜩翼之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用了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式来强调自己不受外界事物千拢,只关注蝉翅的聚精会神态度。"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三句,是对上述七句的总结,突出了形神专一,全神贯注的重要性,很自然得出"何为而不得"的结论。最后老人以反问句介绍自己的阐述,充满了其对自己技术的自信和自豪。而在听完老人的陈述之后,孔子被其精神所感动,就用他的事例来教有学生。孔子对弟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用志不分"即用心专一,"乃凝于神"即精神高度集中,这八个字概括了全文的中心,点明了这则故事的寓意。"丈人"是古时对老人的尊称,"其痀偻丈人之谓乎",句中宾语前置,表达了孔子对痴偻老人的敬重和赞扬。

  总结一下文章的主旨:即便先天条件不足,但只要心无旁骛,抵制诱惑,压制欲望,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一定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说到这里,大家不难会想到我们初中时所学的卖油翁沥油数十年才能滴油入壶而一滴不漏的故事,卖油翁的"道"是由不断苦练的"技"而来的,而在痀偻承蜩中另外强调了"用心专一"对于得"道"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的出处,痀偻成蜩出自庄子的《外篇·达生》。"达"指通晓、通达,"生"指生存、生命,"达生",就是通达生命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达生"呢? 本文讨论的就是谈论修心养生的道理。在《庄子·达生》中开篇晓明主旨,"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通晓生命真谛的人,不会去追去于生命没有益处的东西;通晓命运天理的人,不会去追求于命运无可奈何的事情。"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身体得以保全,精神复归本原,天人合一,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即在芸芸众生中,受各种杂念驱使,起心动念,耗尽了精力,大多终生无成事。如何凝聚精神,专一从事,达到至高境界,实为修心之功夫。由此看出,痀偻成蜩这篇文章也是在阐述这个道理,是庄子对通达人生的思考和探索。

  《论语七则》

  高二(7)班  朱清扬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论语七则"的最后一则:"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简单介绍一下这一则的出处——《论语·卫灵公》。《论语·卫灵公》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及今天我们要讲解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接下来我们来翻译一下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志士仁人,没有贪身怕死而损害仁道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道的。

  这句话短短的十六个字中,有两个成语,它们分别是:志士仁人与杀身成仁。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志士仁人。把这个词拆开来解释:志士,指的是有坚决意志和节操的人(出自《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所以这个词合起来所指的是有节操且仁爱的人。

  其次,在这句话的最后一个分句中,有杀身成仁这样一个成语。成是成全的意思,仁译为仁爱。而这个成语的意思,我在两本字典中我找到了不同的意思,如下:

  ①便指为正义而崇高的理想而牺牲生命。(出自《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②舍己救人,引申为大义而牺牲生命。(出自《成语典故辞海》远方出版社)

  当提及到孔子的杀身成仁时,我们不免会联想到孟子提出的舍身取义。他们都提出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推护正义,为了成全仁义,可以不要自己的性的观点,可在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杀身成仁"比较侧重于结果,面对几乎不可能生存的现实,依然抱着必死的决心、成就仁义;而"舍身取义"则比较侧重于过程,在身与义的取舍之中,舍生忘死、成就大义。最为著名的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临刑前在衣带上写下的绝命词,明确地交代了哺育自己的精神养料与鼓舞自己的精神力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句话的后半句中出现了一个词语:求生害仁。它并非成语,意思也比较简单,指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

  这句话所阐述的是生命与价值观的关系。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当然,杀身以成仁的"杀",可以像谭嗣同一样壮烈——"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可以如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可作拘泥的理解。

  在1939年的抗日战争期间,丰子恺以《杀身成仁》为题撰文:

  贪生恶死,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是动物之一,当然也有这种本能。但人贪生恶死,与其他动物的贪生恶死有点不同:其他动物的贪生恶死是无条件的,人的贪生恶死则为有条件的。古人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可说就在于此。

  什么叫无条件的?只要吃得着东西就吃,只要逃得脱性命就逃,而不顾其他一切道理,叫做无条件的。

  那什么又称为有条件的?照道理可以吃,方才肯吃。照道理活不得,情愿死去。这叫做有条件的。条件就是道理,故人可说是讲道理的动物。比方说嗟来之食的故事,那个齐人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是嗟来之食,这就可以被称为有条件。

  作者在文中引录孔子的名言并推阐说:

  "求身害仁,就是贪小我而不顾大我;杀身成仁,就是除小我以保全大我"

  "人总有一死。失了身体还是小事;倘失了人道,则万人万世沦为禽兽,损失甚大。志士仁人,因富有同情,故能为全体着想,故能杀身成仁".

  回归原文,此章主要谈生命与价值观的关系。孔子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仁是做人的最高原则。虽然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所以"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的品德。自古至今,它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拋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高二(7)班   刘明扬

  篑是一种草编的容器,用来盛土什么的。孔子在这做了一个比方,想造一座山,如果连一筐土都没有倒在地上,那停止是因为我停止了,又比如说平地,它本来是平的,然后平地上出现了这么一筐土,是因为我做了这么一件事。

  我觉得这就说到了之前我们提到的儒家对于人的主体性的重视,就是进或者止都是我在做,进也是我在进,止也是我在止。冉有说的"非不悦子之道"---我并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教给我们的道,力不足也---是我没那么大的能力。孔子就说:"力不足者中途而废,今汝画。"---就是能力不足的人会半途而废,半途而废的本义不是我们今天讲的事做到一半不做了,而是说这个人一直在坚持,直到他的能力发挥到极限了,他实在没能力再往前走一点了,于是就停在这了,也就是说这个废不是我主动要去停下来,而是因为受我的能力所限,我遇到天花板了,他仍然强调的是那种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孔子说"今汝画",意思是说你还没有去做这个事呢,就说自己不行了,这实际上就是主动的放弃,主动地给自己划了一个界限。

  理解一:这一句主要是在讲一个精进的过程——孔子提倡的某一种进取的意识,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我接着做,那前面的停止是我停的,进也是我自己坚持的,它强调的就是所有成败都是由己的,都是由我自己做的。

  理解二:我之前做了很多工作,这件事眼看就要干成了,但是这个时候可能方向不对,或者说这个事我没法再做下去了,因为这个时候可能涉及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如果要完成它,我可能要违背道德,那我就要舍弃它。后面这个"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跟孟子说的"虽千万人吾往也"意思差不多,这个事虽然是刚刚起步,可能这是个大坑,但我想在这堆一座高山,我刚刚才开了个头,而且这件事是非常非常难的,这个难可能是说他需要你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也可能是有很多人反对你,但是这个时候该进,我也要进。

  理解三:这是孔子对人评价的一个方面,譬如为山意思是说见到别人建德修业或者做事,可能之前别人已经做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只差一点,还没做完,就半途而废了,这个人主动停止了,我不会因为他前期付出的努力和所做的功劳大而夸他。后面这譬如平地其实跟前面也是同样的意思了,就是从两个方面去论述。

  "子在川上曰"

  高二(7)班   韩仰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是诸子喻山水中的一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的意思是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的流逝就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的流淌。

  意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之快之不间断。

  我们面对流逝的时间自然不能只是感叹。可是,我们究竟该怎样做呢?我们近期学的前赤壁赋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先看客人说的话"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其中"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讲的是前文苏子与客在江上游玩的场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写的是客对于自身与天地之间的差距太大的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交代了客人的情感:哀叹自身生命的短暂,羡慕自然的无穷无尽。这里面有一种虚无主义色彩(人终将会死去,做的任何事都没有意义。)

  这是客人说的话。我们真正要介绍的是苏轼的观点"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前半句话的意思是"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是苏轼举的例子,这个例子有点难以理解,我们不妨用学过的知识 极限 来理解后面半句:"自变者"指生命,"自不变者"指自己的作为。

  Lim人的寿命/自然寿命 约等于55/460000000000等于0

  Lim 作为(以作品为例)/时间(传承年代)等于1

  (抽象文学解释,不做严谨参考)

  这具象地解释了苏轼的意思是尽管人终有一死,但我们还是会在世界上留下痕迹证明我们活过。

  诚然苏轼的前半句话就是为了表达 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这个观点。

  后文写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达了苏轼对于能观赏大自然看不尽的美景的感叹。体现了人活着的意义 留下点什么 即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应对流失的时间亦是如此,要多做点事,留下自己的价值。这,才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背后所要表达的!

上一篇:高中生《人间词话》演讲稿

下一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讲话

津ICP备15000872号-2  |   QQ:2263794986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2263794986  |  
Copyright © 2020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sunbook.org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